名句出处
出自宋代家铉翁的《见星行赠武春卿》
全文:
天星之荧荧兮,历几千万年光景常如新。
人心之存存兮,特宇宙一粟粒乃能与天星同其明。
天象此以为象兮,维实理之著见。
人心此以为心兮,乃妙用之流行。
微云去来等妄幻,本体湛虚绝纖尘。
是故善观心者感星而自悟,境与心会不知星之为我我之为星。
嗟尔甘石氏之为学,仰测璇象若尺之有寸寸之有分。
但能以常数而窥陈迹,不能外躔郭而探造化之所以神。
我欲与君陵太虚而步碧落,稽首再拜谒帝庭。
仰瞻天辰上曜之正色,次阅苍龙赤鸟兔龟形。
愿求天光洒我昏质,使我自心圜明莹彻,会万象而涵太清。
归来跳出阴阳五行外,初筮再三闭口勿复论。
参考注释
天光
(1) 日光;天空的光辉
我们且离了这个地方,外面见见天光,可好不好?——《儿女英雄传》
水色天光
(2) 白昼
来回九十里,现在天光又短,一霎就黑天,…。——《老残游记续集遗稿》
(3) 天色
(4) 〈方〉∶早晨;天亮
(5) 天色与湖光
上下天光。——宋· 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
我自
犹我咱。 宋 刘子翚 《满庭芳·桂花》词:“我自寒灰槁木,凝神处,不觉重酣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七二回:“那人道:‘我自姓 王 。’” 清 谭嗣同 《狱中题壁》诗:“我自横刀向天笑,去留肝胆两 崑崙 。”
明莹
光亮莹洁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述异记》卷上:“昔有神女於此擣衣,其石明莹,谓之玉女擣练碪。” 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游记·游天台山日记后》:“宿 浄因 房,月色明莹。” 清 曹寅 《咏花信·水仙》:“夕窗明莹不容尘,白石寒泉供此身。” 叶圣陶 《冥世别》:“但是泪水含在冥王的眼眶里了,像两颗明莹的珠子。”
万象
一切事物或景象
包罗万象
太清
(1).天空。《鹖冠子·度万》:“唯圣人能正其音,调其声,故其德上及太清,下及太寧,中及万灵。” 陆佃 注:“太清,天也。”《楚辞·刘向<九叹·远游>》:“譬若 王侨 之乘云兮,载赤霄而凌太清。” 王逸 注:“上凌太清,游天庭也。” 唐 高适 《登积石军多福七级浮图》诗:“七级凌太清,千崖列苍翠。” 清 薛福成 《宁波府学记》:“圣人之道之在天下,犹日月之悬于太清也。”
(2).天道,自然。《庄子·天运》:“行之以礼义,建之以太清。” 成玄英 疏:“太清,天道也。”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:“抱其太清之本而无所容与,而物无能营。”
(3).引申指太古无为而治之时。《淮南子·本经训》:“太清之始也,和顺以寂漠。” 高诱 注:“清,净也。太清无为之始者,谓三皇之时。” 汉 班固 《东都赋》:“今将语子以 建武 之治, 永平 之事,监于太清,以变子之惑志。”
(4).古人指元气之清者。《淮南子·道应训》:“太清问於无穷曰:‘子知道乎。’” 高诱 注:“太清,元气之清者也。” 三国 魏 阮籍 《大人先生传》:“体云气之逌畅兮,服太清之俶真。”
(5).三清之一。道教谓 元始天尊 所化法身 道德天尊 所居之地,其境在玉清、上清之上,唯成仙方能入此,故亦泛指仙境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杂应》:“上昇四十里,名为太清,太清之中,其气甚刚,能胜人也。” 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续集·贬误》:“或药成,相与期於太清也。” 明 宋濂 《调息解》:“储思乎玄玄之域,游神乎太清之庭。”
家铉翁名句,见星行赠武春卿名句
猜你喜欢:
- 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,诱掖奖劝意多,方是。王阳明《传习录·卷下·门人陈九川录》
- 晴云轻漾,熏风无浪,开樽避暑争相向。
- 养其小者为小人,养其大者为大人。孟子《孟子·告子章句上·第十四节》
- 弱则保命,不可作强;强则敛翼,休求尽善。来俊臣《罗织经·保身卷第七》
- 过头饭好吃,过头话难听!佚名《增广贤文·下集》
- 泊采石登蛾眉亭蛾眉山为云霭所蔽袁说友〔宋代〕
- 鲁治百花卷即用卷中题句韵·其十五·菊乾隆〔清代〕
- 许总卿见和再用韵王之望〔宋代〕
- 【南吕】金字经_乐闲百年浑张可久〔元代〕
- 青溪东塔沈云从〔明代〕












